大學管樂團成員多半為音樂系管樂與擊樂主副修學生。由本系前主任歐陽慧剛於1998年成立,委請管樂教師石耀主老師﹝1998-2001)、張浩副教授 (2001 -2016)、溫瑟爾教授(2016)任指揮、錄音工程專長之宋正宏副教授擔任行政教師及技術總監;2016年二月起由林昀宏老師接任指揮。
本團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教具、教學方法及教材,不定期邀請國外大師,如:外囿祥一郎、川本統脩、秋山紀夫、等國際級音樂家講習。為國內音樂界最受矚目的新興大學管樂團。本團成立之宗旨在於強化管樂合奏教育在傳統音樂教育中之地位,提昇管樂團在我國文化環境中之藝術層次,培養管樂教育新血,期使精緻管樂藝術能再向下紮根。
本樂團每學年均以實際音樂會之舞臺展演經驗帶動教學,演出地點除代表我國最高音樂殿堂之「國家音樂廳」之外,尚包括臺灣第一個表演藝術場館- 臺北市中山堂、中信【新舞臺】、臺北市社教館城市舞臺以及實踐大學音樂廳等處。演奏曲目力求豐富多樣,涵蓋從巴洛克時期音樂以降,古典、浪漫及國民樂派名家樂作,直至二十世紀作曲家新創作品。
除了每學年固定於國家音樂廳以及各縣市文化中心等音樂廳堂演奏之外,為社區民眾以及各級學校舉行之大眾音樂會與教育音樂會,以及校內外重要集會之演奏,亦是樂團經常應邀演奏之工作重點。2002年,實踐大學音樂系管樂團應奧地利「中歐管樂節The Mid Europe Music Festival 」邀請,遠赴奧地利以及德國巡迴演出,極獲好評。2002年12月應嘉義管樂節活動邀請於嘉義市立文化中心演出。2006年夏季並受邀再次參與中歐管樂節,並於德國巴伐利亞省Koetz參與當地教堂重建之籌款慈善音樂會,為古蹟重建立下了最好的外交典範。受到在場千餘名德國聽眾最高的肯定。2013年應邀赴日本上越教育大學交流演出,亦獲選東京迪士尼樂園嘉賓樂團,在演出技巧及敬業態度上,皆獲得日本當地極高評價與認同。2014 年冬季應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邀請赴北京進行學術交流演出。2015年秋季赴沖繩參加沖繩國際亞洲音樂節。
指 揮/ 林昀宏
林昀宏畢業於美國伊士曼音樂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於2006年獲低音號演奏碩士學位,師事Don Harry教授。
自幼學習音樂,大學時期主修生命科學,與音樂系輔系,師事段富軒教授。曾獲民國87年度低音號獨奏公開組第一名,民國89年度小號獨奏成人組第一名;時任幻響管樂團第九任團長。赴美時期,曾隨伊士曼管樂合奏團(Eastman Wind Ensemble) 於紐約卡內基廳(Carnegie Hall) 演出;亦隨伊士曼管樂合奏團指揮Mark Scatterday教授,學習管樂指揮。在校期間,任低音號及上低音號助教,協助重奏團排練;曾指揮低音銅管重奏團於羅徹斯特市Trinity教堂演出。
於2006年回台,曾與台灣管樂團、幻響管樂團、克羅彩管樂團、成功高中校友管樂團 、弘道國中校友管樂團,協奏演出,並獲好評。
2016年接任台灣管樂團團長,陸軍、空軍樂隊低音銅管指導;同時為台北青管團員及國內多所中小學樂團指揮。
曾任教於台東大學音樂系,目前受聘於實踐大學音樂系及文化大學音樂系,主要教授低音號、上低音號演奏、管樂合奏及管樂團教學法等科目。
演出曲目
1. Leonard Bernstein: Overture to "Candide" (Transcribed for symphonic band by Clare Grundman)
2. Frank Ticheli: Amazing grace :For concert band
3. Johan de Meij: Aquarium for wind orchestra
4. Jan Van der Roost: Puszta : four gipsy dances
5. Itaru Sakai(酒井格): Seaside road 行進曲海邊の道
6. Astor Piazzolla: Oblivion (arr. Lorenzo Bocci)
7. H. Owen Reed: La fiesta Mexicana: A Mexican folk song symphony for concert band
實踐大學管樂團
大學管樂團成員多半為音樂系管樂與擊樂主副修學生。由本系前主任歐陽慧剛於1998年成立,委請管樂教師石耀主老師﹝1998-2001)、張浩副教授 (2001 -2016)、溫瑟爾教授(2016)任指揮、錄音工程專長之宋正宏副教授擔任行政教師及技術總監;2016年二月起由林昀宏老師接任指揮。
本團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教具、教學方法及教材,不定期邀請國外大師,如:外囿祥一郎、川本統脩、秋山紀夫、等國際級音樂家講習。為國內音樂界最受矚目的新興大學管樂團。本團成立之宗旨在於強化管樂合奏教育在傳統音樂教育中之地位,提昇管樂團在我國文化環境中之藝術層次,培養管樂教育新血,期使精緻管樂藝術能再向下紮根。
本樂團每學年均以實際音樂會之舞臺展演經驗帶動教學,演出地點除代表我國最高音樂殿堂之「國家音樂廳」之外,尚包括臺灣第一個表演藝術場館- 臺北市中山堂、中信【新舞臺】、臺北市社教館城市舞臺以及實踐大學音樂廳等處。演奏曲目力求豐富多樣,涵蓋從巴洛克時期音樂以降,古典、浪漫及國民樂派名家樂作,直至二十世紀作曲家新創作品。
除了每學年固定於國家音樂廳以及各縣市文化中心等音樂廳堂演奏之外,為社區民眾以及各級學校舉行之大眾音樂會與教育音樂會,以及校內外重要集會之演奏,亦是樂團經常應邀演奏之工作重點。2002年,實踐大學音樂系管樂團應奧地利「中歐管樂節The Mid Europe Music Festival 」邀請,遠赴奧地利以及德國巡迴演出,極獲好評。2002年12月應嘉義管樂節活動邀請於嘉義市立文化中心演出。2006年夏季並受邀再次參與中歐管樂節,並於德國巴伐利亞省Koetz參與當地教堂重建之籌款慈善音樂會,為古蹟重建立下了最好的外交典範。受到在場千餘名德國聽眾最高的肯定。2013年應邀赴日本上越教育大學交流演出,亦獲選東京迪士尼樂園嘉賓樂團,在演出技巧及敬業態度上,皆獲得日本當地極高評價與認同。2014 年冬季應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邀請赴北京進行學術交流演出。2015年秋季赴沖繩參加沖繩國際亞洲音樂節。
指 揮/ 林昀宏
林昀宏畢業於美國伊士曼音樂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於2006年獲低音號演奏碩士學位,師事Don Harry教授。
自幼學習音樂,大學時期主修生命科學,與音樂系輔系,師事段富軒教授。曾獲民國87年度低音號獨奏公開組第一名,民國89年度小號獨奏成人組第一名;時任幻響管樂團第九任團長。赴美時期,曾隨伊士曼管樂合奏團(Eastman Wind Ensemble) 於紐約卡內基廳(Carnegie Hall) 演出;亦隨伊士曼管樂合奏團指揮Mark Scatterday教授,學習管樂指揮。在校期間,任低音號及上低音號助教,協助重奏團排練;曾指揮低音銅管重奏團於羅徹斯特市Trinity教堂演出。
於2006年回台,曾與台灣管樂團、幻響管樂團、克羅彩管樂團、成功高中校友管樂團 、弘道國中校友管樂團,協奏演出,並獲好評。
2016年接任台灣管樂團團長,陸軍、空軍樂隊低音銅管指導;同時為台北青管團員及國內多所中小學樂團指揮。
曾任教於台東大學音樂系,目前受聘於實踐大學音樂系及文化大學音樂系,主要教授低音號、上低音號演奏、管樂合奏及管樂團教學法等科目。
演出曲目
1. Leonard Bernstein: Overture to "Candide" (Transcribed for symphonic band by Clare Grundman)
2. Frank Ticheli: Amazing grace :For concert band
3. Johan de Meij: Aquarium for wind orchestra
4. Jan Van der Roost: Puszta : four gipsy dances
5. Itaru Sakai(酒井格): Seaside road 行進曲海邊の道
6. Astor Piazzolla: Oblivion (arr. Lorenzo Bocci)
7. H. Owen Reed: La fiesta Mexicana: A Mexican folk song symphony for concert b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