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麥塔納:喜歌劇《被出賣的新娘》序曲
B. Smetana: Overture from “Bartered Bride”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L.v.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李元貞:《思想-阿里山的歌聲》
LI Yuan-Chen: Resounding The Singing Voice of Mt. Ali
*本作品由客家委員會與NSO國家交響樂團共同委託創作
斯特拉溫斯基:《火鳥組曲》(1919版本)
I. Stravinsky: "Firebird Suite" (1919 version)
指揮|大植英次Eiji Oue
小提琴|曾宇謙 Yu-Chien Tseng
大植英次1956年出生於廣島,大學時期於日本桐朋學園跟隨齋藤秀雄學習指揮。1978年應小澤征爾邀請,赴美國檀格塢音樂中心(Tanglewood Music Center)學習,同年進入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指揮系。師從拉里・李文斯通(Larry J. Livingston)的同時,曾參加阿巴多(Claudio Abbado)、科林・戴維斯爵士(Sir Colin Rex Davis)、庫爾特•馬蘇爾(Kurt Masur)等指揮家的大師班課程,並獲得了藝術家文憑(Artist Diploma)。在檀格塢音樂節(Tanglewood Music Festival)上遇到恩師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後,兩人一同在世界各地多次演出。他曾榮獲過多項獎項,包括1980年檀格塢音樂節的庫塞維斯指揮獎(Koussevitzky Prize)、1981年薩爾茨堡莫扎特指揮比賽第一名及漢斯・哈林金牌獎(Hans Harin Gold Medal)等。
大植英次曾擔任水牛城愛樂交響樂團(Buffa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副指揮。1990~1995年擔任伊利愛樂交響樂團(Erie Philharmonic)音樂總監,1995~2002年擔任明尼蘇達交響樂團(Minnesota Orchestra)第9任音樂總監,並首次帶領該樂團進行了的歐洲巡演和日本巡演,取得了驚人的成績。此外,他在1997~2003年間擔任懷俄明州提頓縣大提頓音樂節的音樂總監。1998~2009年擔任北德廣播漢諾威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並被授予榮譽指揮稱號。2000年開始,他擔任漢諾威音樂大學終身職教授。2003~2012年接替朝比奈隆擔任大阪愛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2006~2009年擔任巴塞隆納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此外,大植英次也曾在紐約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聖路易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漢堡北德廣播交響樂團、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羅馬聖切契利亞管弦樂團、瑞典廣播交響樂團等樂團擔任客席指揮,並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大植英次曾獲2006年度大阪藝術獎特別獎、齋藤秀雄紀念基金獎。2007年11月獲得第42回大阪市市民表彰。2009年6月獲得下薩克森州功績勳章和一等功十字勳章。
1994年出生於臺北,5歲開始學琴,6歲即受邀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9歲榮獲三個全國性小提琴比賽第一名,11歲時首次參加國際性比賽,即以最小年紀榮獲曼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少年組第三名,並獲頒奇美獎學金特別獎。在臺灣時受教於林柏山老師、沈英良老師、李宜錦老師、陳沁紅老師,2008年進入著名的美國寇蒂斯音樂院,師事Ida Kavafian、Aaron Rosand。
宇謙在美期間,繼續藉由比賽來磨練自己,屢創佳績,在歷次比賽中皆以最年輕入選並獲得獎項,包含:2009西班牙薩拉沙泰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及最佳演奏獎;2011韓國尹伊桑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及最佳詮釋獎;2012比利時伊莉莎白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五名及觀眾票選第一名,隨即被比利時知名唱片公司 Fuga Libera 網羅,錄製首張個人專輯,並於40餘國家同時發行;2015新加坡第一屆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並將與Naxso唱片公司合作錄製協奏曲專輯;同年於第15屆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中榮獲小提琴組最高獎項銀牌。除了比賽之外也積極參加各種演出,曾合作過的樂團有: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灣弦樂團、美國費城管弦樂團、西班牙納瓦拉交響樂團、比利時國家交響樂團、比利時瓦隆尼亞皇家室內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俄國國家交響樂團、馬林斯基劇院樂團等,並受邀多場獨奏會的演出。未來仍陸續在全世界有多場獨奏會和與樂團合作的演出,及新的專輯錄音計畫。
深深感謝師長們的教導與鼓勵以及企業的贊助與幫忙,並將繼續努力,期待再一次突破自己為臺灣爭光。衷心感謝奇美文化基金會長期贊助名琴及創辦人許文龍先生、奇美博物館前館長郭玲玲女士、聚和文化藝術基金會及董事長郭聰田先生、三商行董事長陳翔立先生及夫人長期贊助支持,以及文建會音樂人才庫的培育。
指揮|大植英次Eiji Oue
大植英次1956年出生於廣島,大學時期於日本桐朋學園跟隨齋藤秀雄學習指揮。1978年應小澤征爾邀請,赴美國檀格塢音樂中心(Tanglewood Music Center)學習,同年進入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指揮系。師從拉里・李文斯通(Larry J. Livingston)的同時,曾參加阿巴多(Claudio Abbado)、科林・戴維斯爵士(Sir Colin Rex Davis)、庫爾特•馬蘇爾(Kurt Masur)等指揮家的大師班課程,並獲得了藝術家文憑(Artist Diploma)。在檀格塢音樂節(Tanglewood Music Festival)上遇到恩師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後,兩人一同在世界各地多次演出。他曾榮獲過多項獎項,包括1980年檀格塢音樂節的庫塞維斯指揮獎(Koussevitzky Prize)、1981年薩爾茨堡莫扎特指揮比賽第一名及漢斯・哈林金牌獎(Hans Harin Gold Medal)等。
大植英次曾擔任水牛城愛樂交響樂團(Buffa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副指揮。1990~1995年擔任伊利愛樂交響樂團(Erie Philharmonic)音樂總監,1995~2002年擔任明尼蘇達交響樂團(Minnesota Orchestra)第9任音樂總監,並首次帶領該樂團進行了的歐洲巡演和日本巡演,取得了驚人的成績。此外,他在1997~2003年間擔任懷俄明州提頓縣大提頓音樂節的音樂總監。1998~2009年擔任北德廣播漢諾威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並被授予榮譽指揮稱號。2000年開始,他擔任漢諾威音樂大學終身職教授。2003~2012年接替朝比奈隆擔任大阪愛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2006~2009年擔任巴塞隆納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此外,大植英次也曾在紐約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聖路易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漢堡北德廣播交響樂團、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羅馬聖切契利亞管弦樂團、瑞典廣播交響樂團等樂團擔任客席指揮,並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大植英次曾獲2006年度大阪藝術獎特別獎、齋藤秀雄紀念基金獎。2007年11月獲得第42回大阪市市民表彰。2009年6月獲得下薩克森州功績勳章和一等功十字勳章。
小提琴|曾宇謙 Yu-Chien Tseng
1994年出生於臺北,5歲開始學琴,6歲即受邀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9歲榮獲三個全國性小提琴比賽第一名,11歲時首次參加國際性比賽,即以最小年紀榮獲曼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少年組第三名,並獲頒奇美獎學金特別獎。在臺灣時受教於林柏山老師、沈英良老師、李宜錦老師、陳沁紅老師,2008年進入著名的美國寇蒂斯音樂院,師事Ida Kavafian、Aaron Rosand。
宇謙在美期間,繼續藉由比賽來磨練自己,屢創佳績,在歷次比賽中皆以最年輕入選並獲得獎項,包含:2009西班牙薩拉沙泰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及最佳演奏獎;2011韓國尹伊桑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及最佳詮釋獎;2012比利時伊莉莎白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五名及觀眾票選第一名,隨即被比利時知名唱片公司 Fuga Libera 網羅,錄製首張個人專輯,並於40餘國家同時發行;2015新加坡第一屆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並將與Naxso唱片公司合作錄製協奏曲專輯;同年於第15屆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中榮獲小提琴組最高獎項銀牌。除了比賽之外也積極參加各種演出,曾合作過的樂團有: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灣弦樂團、美國費城管弦樂團、西班牙納瓦拉交響樂團、比利時國家交響樂團、比利時瓦隆尼亞皇家室內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俄國國家交響樂團、馬林斯基劇院樂團等,並受邀多場獨奏會的演出。未來仍陸續在全世界有多場獨奏會和與樂團合作的演出,及新的專輯錄音計畫。
深深感謝師長們的教導與鼓勵以及企業的贊助與幫忙,並將繼續努力,期待再一次突破自己為臺灣爭光。衷心感謝奇美文化基金會長期贊助名琴及創辦人許文龍先生、奇美博物館前館長郭玲玲女士、聚和文化藝術基金會及董事長郭聰田先生、三商行董事長陳翔立先生及夫人長期贊助支持,以及文建會音樂人才庫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