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秋之頌】 2014苗北小劇場室內樂系列

時間 _ 2014-11-07 19:30
地點 _ 實驗劇場
費用 _ $250(購買11/28套票享二場$300優惠)
展出單位 _ 徐家駒低音管室內樂團
展演人員 _ 低音管: 簡凱玉、簡恩義、盧願、陳芊彣、楊宇文
自19世紀起,低音管逐漸在管弦樂,協奏曲及室內樂作品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低音管的音色獨特,暗沉而莊嚴,宛如男中音的音色,特別在中音與高音部份更近似男中音的音色。低音結實有力,多於交響樂隊中重複低音弦樂器。而低音管重奏更是在20世紀時開始發展興盛,其音色獨特,更讓諸多著名音樂家為其編製協奏曲如: 莫扎特 《降B大調巴松管協奏曲》 KV 191,史特拉汶斯基 舞蹈配樂、交響詩《春之祭》 (樂曲的開頭使用次中音譜號於高音區中作獨奏),聖桑 《G小調低音管奏鳴曲》Op.168 (1921)等,在這次演出中同樣帶來浪漫樂派大師-柴可夫斯基的爵士風音樂,以及改編多首著名樂曲,並藉此機會推廣木管柔美音色,已達音樂教育樂之目的。
自19世紀起,低音管逐漸在管弦樂,協奏曲及室內樂作品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低音管的音色獨特,暗沉而莊嚴,宛如男中音的音色,特別在中音與高音部份更近似男中音的音色。低音結實有力,多於交響樂隊中重複低音弦樂器。而低音管重奏更是在20世紀時開始發展興盛,其音色獨特,更讓諸多著名音樂家為其編製協奏曲如: 莫扎特 《降B大調巴松管協奏曲》 KV 191,史特拉汶斯基 舞蹈配樂、交響詩《春之祭》 (樂曲的開頭使用次中音譜號於高音區中作獨奏),聖桑 《G小調低音管奏鳴曲》Op.168 (1921)等,在這次演出中同樣帶來浪漫樂派大師-柴可夫斯基的爵士風音樂,以及改編多首著名樂曲,並藉此機會推廣木管柔美音色,已達音樂教育樂之目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