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音樂與書法的對話

時間 _ 2015-05-27 19:30
地點 _ 演藝廳
費用 _ 兌換票
演出單位 _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系管絃樂團
演出人員 _ 指揮/劉子修 長笛/Shihcheng Liu (劉士誠,德籍) 書法大師/劉松炎

曲目




《芬蘭頌》


12'00


作曲家:西貝流士




《未完成交響曲》


13'00


作曲家:舒伯特




《三山國王傳奇》管絃樂曲(2013/14)


12'00


作曲家:蘇凡凌




《長笛協奏曲》


20'00


作曲家: 卡爾尼爾森
長笛家:劉士誠




《韃靼舞曲-音樂與書法的對話》


15'00


作曲家:包羅定
書法家:劉松炎




 
長笛演奏家: 劉士誠(德國籍)
劉士誠,德國籍臺裔(原籍台灣苗栗)長笛演奏家,曾就讀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現,新竹教育大學),畢業後赴德進修並取得藝術家文憑畢業於德國國立柏林藝術大學,師事安奈特.史塔克貝爾格教授 Prof. Annette von Stackelberg。在學期間,曾獲德國政府DAAD、保羅.亨德密特基金會等獎學金。亦曾參加過各項大師班親授指導Mexence Larrieu, Robert Aitken, Janos Balint, William Bennet, Barthold Kuijken(巴洛克音樂), Dr. Anja Setzkorn-Krause, 其中包括接受德勒斯登愛樂長笛首席Mareike Thrun; 柏林音樂廳管絃樂團短笛手Blanka Sedlmayr指導樂團演奏技巧。
 
自旅德以來便積極學習、參與各種室內樂及樂團之演出活動,至今足跡遍佈瑞士、法國、挪威、中國、俄國及德國各大城市。學成之後以自由藝術工作者的身份時常受到各樂團邀請參與演出或參與整體節目規劃,如與柏林布蘭登堡電視臺合作組織孟德爾頌家族展覽館之夏季系列音樂會及臺灣駐德國柏林代表處的各項節慶音樂會。經常受邀演出的樂團有,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附屬之里亞斯青年管絃樂團、波次坦室內樂團、普魯士室內樂團、柏林經典管絃樂團。更曾受普魯士室內樂團、柏林經典管絃樂團指揮邀請於柏林愛樂以長笛獨奏家身份演出朱利維(André Jolivet)、莫札特、韋瓦第長、短笛協奏曲及巴哈第二號組曲。
 
此外在室內樂與現代音樂中亦有許多活躍表現,亦受柏林漢斯艾斯樂音樂院樂團邀請參與大規模樂團編制之現代音樂演出。自在學期間便開始參與由柏林藝術大學及漢斯・艾斯樂音樂院作曲基金會所組成之室內樂團,專為發表新興作曲家之各種作品,並與作曲家們討論現代長笛演奏技術之實用可能。此間獲慕尼黑現代音樂劇場雙年展(Münchner Biennale 2012)的演出邀請,於慕尼黑愛樂演出現代音樂劇場(A Game of Fives)。以及德國政府獎學金組織(DAAD)邀請為其獎學金得主展演新作。
 
將為2015年寇特・威勒音樂節(Kurt Weill Fest 2015 - vom Lied zum Song)之主辦單位於發掘藝術歌曲之宣傳音樂會於萊比錫音樂院演奏舒伯特凋零的落花變奏曲,展開2015年多場與聲樂合作之音樂會。其中包括舒伯特系列的相關作品,並規劃於夏季與其他旅德之臺灣聲樂家共同巡迴演出。
 
書法家:劉松炎
劉松炎 (竹林山人) 台灣新竹縣芎林鄉人
教師書法 新竹縣第一名 台北市第一名 台灣區第一名
浙江寧波天一閣博物館 書畫特約研究員
中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秘書長
 
書畫創作理念:「化不可能,成為可能」這是意大利小提琴鬼才帕格尼尼作曲和演奏的信念;前輩畫家常「以書入畫」,我嘗試「以畫入書」,以雄渾蒼厚的筆法和幻化無窮的墨法,表現出磅礡氣勢,將繪畫多變的因素,融入在書法之中,展現「書畫合一」的理念,使得「筆中另有筆,墨外更有墨」,結合傳統與時代性,以臻傅抱石大師所倡「筆墨當隨時代」,標誌「高.大.拙.厚」個人的書畫藝術創作理念。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系管絃樂團
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管絃樂團(原名新竹師院管絃樂團)成立於1993年,1995年起由指揮家劉子修擔任樂團指揮,1996年4月首次在校內舉行「管絃樂之夜」,之後每學期定期在校內外演出。多年來,除固定在校內演出外,已分別在新竹縣市演藝廳、桃園縣演藝廳、嘉義中正大學、板橋國中、苗栗縣頭份中山堂等地演出多場。曲目涵蓋巴洛克、古典、浪漫到近代等各類管絃樂曲、協奏曲、歌劇選曲等,曾與國內外多位演唱(奏)名家合作。另經常甄選優秀在校同學給予演出協奏曲機會,均獲得熱烈迴響。
 
樂團指揮 / 劉子修
劉子修為前臺灣省交響樂團(現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常任正指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主修鋼琴。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院隨K.Österreicher(訓練出梅塔、阿巴多等多位世界級大師)修習管絃樂指揮,隨H.Görtz(國立維也納歌劇院主任教練)修習歌劇伴奏,隨G.Theuring(維也納青年愛樂合唱團創辦人兼指揮)修習合唱指揮,榮獲奧地利最高「指揮家文憑」。  曾任臺灣省交響樂團首席豎笛、鋼琴、研究組主任及正指揮。擔任指揮期間,多次率團與國內外唱奏名家合作,於國家音樂廳及全省各地指揮演出各類型音樂會(管絃樂、交響曲、歌劇、合唱類、協奏曲等)約兩百餘場。任職省交研究組主任期間,主持全省國中、國小音樂輔導評鑑、臺灣區音樂比賽、鄉土民間音樂採集整理等工作。隨史惟亮先生籌設教育部主持之音樂實驗班,並兼任臺中雙十國中、光復國小音樂班主任。
 
兩度榮獲行政院文建會頒發獎牌,並榮獲英國倫敦「國際音樂博物館」(The International Music Museum)列入國際音樂名人錄。曾組米堯三重奏以鋼琴家身分應邀巡迴演出多場。曾客席指揮維也納Pro Arte Orchester於ORF大廳,及維也納TonkűnsterlerOrchester於世界著名的維也納愛樂廳 (MusikvereinGr.saal),獲得極大的迴響。目前任教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系。

曲目




《芬蘭頌》


12'00


作曲家:西貝流士




《未完成交響曲》


13'00


作曲家:舒伯特




《三山國王傳奇》管絃樂曲(2013/14)


12'00


作曲家:蘇凡凌




《長笛協奏曲》


20'00


作曲家: 卡爾尼爾森
長笛家:劉士誠




《韃靼舞曲-音樂與書法的對話》


15'00


作曲家:包羅定
書法家:劉松炎




 
長笛演奏家: 劉士誠(德國籍)
劉士誠,德國籍臺裔(原籍台灣苗栗)長笛演奏家,曾就讀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現,新竹教育大學),畢業後赴德進修並取得藝術家文憑畢業於德國國立柏林藝術大學,師事安奈特.史塔克貝爾格教授 Prof. Annette von Stackelberg。在學期間,曾獲德國政府DAAD、保羅.亨德密特基金會等獎學金。亦曾參加過各項大師班親授指導Mexence Larrieu, Robert Aitken, Janos Balint, William Bennet, Barthold Kuijken(巴洛克音樂), Dr. Anja Setzkorn-Krause, 其中包括接受德勒斯登愛樂長笛首席Mareike Thrun; 柏林音樂廳管絃樂團短笛手Blanka Sedlmayr指導樂團演奏技巧。
 
自旅德以來便積極學習、參與各種室內樂及樂團之演出活動,至今足跡遍佈瑞士、法國、挪威、中國、俄國及德國各大城市。學成之後以自由藝術工作者的身份時常受到各樂團邀請參與演出或參與整體節目規劃,如與柏林布蘭登堡電視臺合作組織孟德爾頌家族展覽館之夏季系列音樂會及臺灣駐德國柏林代表處的各項節慶音樂會。經常受邀演出的樂團有,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附屬之里亞斯青年管絃樂團、波次坦室內樂團、普魯士室內樂團、柏林經典管絃樂團。更曾受普魯士室內樂團、柏林經典管絃樂團指揮邀請於柏林愛樂以長笛獨奏家身份演出朱利維(André Jolivet)、莫札特、韋瓦第長、短笛協奏曲及巴哈第二號組曲。
 
此外在室內樂與現代音樂中亦有許多活躍表現,亦受柏林漢斯艾斯樂音樂院樂團邀請參與大規模樂團編制之現代音樂演出。自在學期間便開始參與由柏林藝術大學及漢斯・艾斯樂音樂院作曲基金會所組成之室內樂團,專為發表新興作曲家之各種作品,並與作曲家們討論現代長笛演奏技術之實用可能。此間獲慕尼黑現代音樂劇場雙年展(Münchner Biennale 2012)的演出邀請,於慕尼黑愛樂演出現代音樂劇場(A Game of Fives)。以及德國政府獎學金組織(DAAD)邀請為其獎學金得主展演新作。
 
將為2015年寇特・威勒音樂節(Kurt Weill Fest 2015 - vom Lied zum Song)之主辦單位於發掘藝術歌曲之宣傳音樂會於萊比錫音樂院演奏舒伯特凋零的落花變奏曲,展開2015年多場與聲樂合作之音樂會。其中包括舒伯特系列的相關作品,並規劃於夏季與其他旅德之臺灣聲樂家共同巡迴演出。
 
書法家:劉松炎
劉松炎 (竹林山人) 台灣新竹縣芎林鄉人
教師書法 新竹縣第一名 台北市第一名 台灣區第一名
浙江寧波天一閣博物館 書畫特約研究員
中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秘書長
 
書畫創作理念:「化不可能,成為可能」這是意大利小提琴鬼才帕格尼尼作曲和演奏的信念;前輩畫家常「以書入畫」,我嘗試「以畫入書」,以雄渾蒼厚的筆法和幻化無窮的墨法,表現出磅礡氣勢,將繪畫多變的因素,融入在書法之中,展現「書畫合一」的理念,使得「筆中另有筆,墨外更有墨」,結合傳統與時代性,以臻傅抱石大師所倡「筆墨當隨時代」,標誌「高.大.拙.厚」個人的書畫藝術創作理念。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系管絃樂團
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管絃樂團(原名新竹師院管絃樂團)成立於1993年,1995年起由指揮家劉子修擔任樂團指揮,1996年4月首次在校內舉行「管絃樂之夜」,之後每學期定期在校內外演出。多年來,除固定在校內演出外,已分別在新竹縣市演藝廳、桃園縣演藝廳、嘉義中正大學、板橋國中、苗栗縣頭份中山堂等地演出多場。曲目涵蓋巴洛克、古典、浪漫到近代等各類管絃樂曲、協奏曲、歌劇選曲等,曾與國內外多位演唱(奏)名家合作。另經常甄選優秀在校同學給予演出協奏曲機會,均獲得熱烈迴響。
 
樂團指揮 / 劉子修
劉子修為前臺灣省交響樂團(現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常任正指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主修鋼琴。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院隨K.Österreicher(訓練出梅塔、阿巴多等多位世界級大師)修習管絃樂指揮,隨H.Görtz(國立維也納歌劇院主任教練)修習歌劇伴奏,隨G.Theuring(維也納青年愛樂合唱團創辦人兼指揮)修習合唱指揮,榮獲奧地利最高「指揮家文憑」。  曾任臺灣省交響樂團首席豎笛、鋼琴、研究組主任及正指揮。擔任指揮期間,多次率團與國內外唱奏名家合作,於國家音樂廳及全省各地指揮演出各類型音樂會(管絃樂、交響曲、歌劇、合唱類、協奏曲等)約兩百餘場。任職省交研究組主任期間,主持全省國中、國小音樂輔導評鑑、臺灣區音樂比賽、鄉土民間音樂採集整理等工作。隨史惟亮先生籌設教育部主持之音樂實驗班,並兼任臺中雙十國中、光復國小音樂班主任。
 
兩度榮獲行政院文建會頒發獎牌,並榮獲英國倫敦「國際音樂博物館」(The International Music Museum)列入國際音樂名人錄。曾組米堯三重奏以鋼琴家身分應邀巡迴演出多場。曾客席指揮維也納Pro Arte Orchester於ORF大廳,及維也納TonkűnsterlerOrchester於世界著名的維也納愛樂廳 (MusikvereinGr.saal),獲得極大的迴響。目前任教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系。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