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硘聲-薪火相傳 林添福、林瑞華父子聯展

時間 _ 2015-11-01 09:00-17:00 (每周一休館)
地點 _ 展覽室
費用 _ 免費
策展單位 _ 竹南蛇窯文化工作室
展出人員 _ 林添福、林瑞華
林添福,畢生與陶為伍,在陶瓷產業面臨困境之際,多數人紛紛轉型時,他仍舊堅持著精益求精,開創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與技法。林添福14歲開始擔任生產工作,曾到台灣各地的窯廠擔任陶師,民國61年自己開設窯場、經營、傳承、創新陶瓷技藝。林添福累積一身超過77年的製陶經驗,更不吝將所學傳承給後輩,即使邁入九十高齡仍舊創作不懈,令人佩服其在陶藝上的創作活力與表現,是見證台灣陶藝發展史的長者,更是傳統陶藝界的一部活寶典。

林瑞華,為竹南蛇窯第二代窯主,在父親林添福的影響之下,也邁入陶藝創作之途,擅長「手擠坏成型法」,用泥條擠出各種造型變化,並留下自然的手紋、陶土的質感。林瑞華致力於鑽研柴燒陶藝,在「火」和「灰」的表現上不斷地嘗試和突破,他的柴燒作品,除了表現出各種自然落灰的不同的質感外,也呈現出內斂古雅的天然礦物釉色。其作品風格厚實、飽滿,一如大地般的寬厚,加上柴燒的質樸溫潤的色澤﹐更突顯出個人特質,同時也能從作品感受到富有台灣風味的柴燒陶藝。

今年適逢林添福九十大壽,同時林添福、林瑞華父子檔雙雙榮獲苗栗縣政府提報無形文化資產,藉由此次難得的機會,一口氣展出父子精彩陶藝作品,一方面發揚台灣傳統陶藝技術,一方面藉由展出與陶藝界朋友交流,提升苗栗陶藝文化能見度。
 
林添福、林瑞華父子的陶藝作品,不僅僅是個人創作的表現,所呈現的是融合在地文化精神所帶出的獨特陶藝風格。因此本展所要呈現的精神面之一,便是林添福、林瑞華父子作品當中所呈現的各種「台灣硘」文化。林添福在傳統日用陶技藝的堅實根基,將之轉化成具有地方風格的文化意義,而林添福本身的創作歷程便是一部「台灣陶瓷的近代史」;林瑞華繼承了父親的技藝之後,致力於鑽研高溫柴燒,並開啟了釉母陶藝的新境界,便是從傳統蛻變而出的「台灣硘」是開創台灣柴燒之光。父子的陶藝創作皆在現代審美與傳統之美之間,不斷演變發展出自己新的創作語彙,讓我們看到「台灣硘」文化的演變與新方向。
林添福,畢生與陶為伍,在陶瓷產業面臨困境之際,多數人紛紛轉型時,他仍舊堅持著精益求精,開創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與技法。林添福14歲開始擔任生產工作,曾到台灣各地的窯廠擔任陶師,民國61年自己開設窯場、經營、傳承、創新陶瓷技藝。林添福累積一身超過77年的製陶經驗,更不吝將所學傳承給後輩,即使邁入九十高齡仍舊創作不懈,令人佩服其在陶藝上的創作活力與表現,是見證台灣陶藝發展史的長者,更是傳統陶藝界的一部活寶典。

林瑞華,為竹南蛇窯第二代窯主,在父親林添福的影響之下,也邁入陶藝創作之途,擅長「手擠坏成型法」,用泥條擠出各種造型變化,並留下自然的手紋、陶土的質感。林瑞華致力於鑽研柴燒陶藝,在「火」和「灰」的表現上不斷地嘗試和突破,他的柴燒作品,除了表現出各種自然落灰的不同的質感外,也呈現出內斂古雅的天然礦物釉色。其作品風格厚實、飽滿,一如大地般的寬厚,加上柴燒的質樸溫潤的色澤﹐更突顯出個人特質,同時也能從作品感受到富有台灣風味的柴燒陶藝。

今年適逢林添福九十大壽,同時林添福、林瑞華父子檔雙雙榮獲苗栗縣政府提報無形文化資產,藉由此次難得的機會,一口氣展出父子精彩陶藝作品,一方面發揚台灣傳統陶藝技術,一方面藉由展出與陶藝界朋友交流,提升苗栗陶藝文化能見度。
 
林添福、林瑞華父子的陶藝作品,不僅僅是個人創作的表現,所呈現的是融合在地文化精神所帶出的獨特陶藝風格。因此本展所要呈現的精神面之一,便是林添福、林瑞華父子作品當中所呈現的各種「台灣硘」文化。林添福在傳統日用陶技藝的堅實根基,將之轉化成具有地方風格的文化意義,而林添福本身的創作歷程便是一部「台灣陶瓷的近代史」;林瑞華繼承了父親的技藝之後,致力於鑽研高溫柴燒,並開啟了釉母陶藝的新境界,便是從傳統蛻變而出的「台灣硘」是開創台灣柴燒之光。父子的陶藝創作皆在現代審美與傳統之美之間,不斷演變發展出自己新的創作語彙,讓我們看到「台灣硘」文化的演變與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