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NTSO專題音樂會【團慶系列】德意志之夜 Aus Deutschland

時間 _ 2015-10-10 19:30
地點 _ 演藝廳
費用 _ $100 $300 $500 $800
演出單位 _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演出人員 _ 指揮/邱君強 大提琴獨奏/陳南呈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NTSO專題音樂會【團慶系列】德意志之夜
交響如詩,管弦如歌,德意志浪漫之夜,感受從黑暗到光明的震撼與滿足
 「人生是走向死亡的前奏曲」一曲道出李斯特人生觀,交響詩《前奏曲》改編自詩人拉馬丁的詩作,文學劇作化為交響詩篇,作品富於詩意的舒曼,在他的《大提琴協奏曲》中,摒棄形式造就內容的概念,讓大提琴表達出深深的愛戀。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四個急促的動機音型,建構偉大的樂曲,猶如超越黑暗苦難迎向光明的詩篇。旅美臺籍新生代大提琴家陳南呈、指揮家邱君強將帶領您一同體驗經典,享受德意志之夜。

演出曲目

 
李斯特:前奏曲
F. Liszt: Les Preludes S.97
舒曼:大提琴協奏曲
R. Schumann: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29
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
L. v.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67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創立於民國34年,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成立之初,先後隸屬於臺灣省警備司令部、臺灣省藝術建設協會、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及文化處等單位。民國88年7月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更名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民國101年5月改隸文化部。 團址座落於臺中霧峰,有專屬音樂廳、大小排練室,是擁有完整軟硬體的全方位音樂團體。
在臺灣古典音樂的發展過程中,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關鍵性角色。自創團以來,邀請國內外優秀音樂家參與演出,開啟國人欣賞古典音樂的風氣;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樂團致力扎根教育,全方位培育古典音樂教師種子,對於古典音樂的普及,居功厥偉。雖幾經更迭,樂團持續以國家級演奏團隊為其定位,以擴大國內古典音樂美學視野,提昇臺灣古典音樂演奏與欣賞水準為目標,並期許推動創新,深化並轉化,進而躍上國際舞台,建立樂團的品牌地位。
六十餘年來,在歷任團長:蔡繼琨、王錫奇、戴粹倫、史惟亮、鄧漢錦、陳澄雄、蘇忠、柯基良、劉玄詠、林正儀、張書豹的奠基與創新下,及現任團長黃素貞的推展,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累積豐富的演奏經驗,受邀與本團合作演出的國際團隊及音樂家不計其數,指揮家如:克里斯托弗‧霍格伍德(Christopher Hogwood)、里昂‧弗萊雪(Leon Fleisher)、歐可‧卡穆(Okko Kamu)、克勞斯‧彼得.弗洛( Claus Peter Flor)、約翰‧尼爾森(John Nelson)、安德魯‧李頓(Andrew Litton) 陳美安(Mei-Ann Chen)、張大勝、陳秋盛、陳澄雄、亨利‧梅哲(Henry Mazer)、羅徹特(Michel Rochat )、芬奈爾(Frederick Fennell)、瓦薩里(Tamás Vásáry)、水藍(Lan Shui)、簡文彬;演奏家如:鋼琴家傅聰、陳必先、陳毓襄、雅布隆絲卡雅(Oxana Yablonskaya)、波哥雷李奇(Ivo Pogorelich)、鄧泰山(Dang Thai Son)、小曾根真(Makoto Ozone)白健宇(Kun Woo Paik)貝瑞‧道格拉斯( Barry Douglas)、讓.依夫斯‧提鮑德( Jean-Yves Thibaudet)、布利斯‧貝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史蒂芬‧賀夫(Stephen Hough) 安琪拉●赫維特(Angela Hewitt);小提琴家胡乃元、曾耿元、林昭亮、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張莎拉(Sarah Chang)、夏漢(Gil Shaham)、安‧蘇菲‧慕特(Ann-Sophie Mutter) 朱利安‧拉赫林(Julian Rachlin)、陳銳(Ray Chen) 小提琴:基頓‧克萊曼(Gidon Kremer);中提琴家今井信子(Nobuko Imai) 馬克西姆‧瑞沙諾夫(Maxim Rysanov);大提琴家楊文信、依瑟利斯(Steven Isserlis)、顧德曼(Natalia Gutman)、麥斯基(Mischa Maisky) 大提琴:鄭明和(Myung-Wha Chung) 王健( Jian Wang)林恩‧哈瑞爾(Lynn Harrell);雙簧管家麥爾(Albrecht Mayer);長號家林伯格(Christian Lindberg);長笛家阿朵里安(Andras Adorjan)、帕胡德(Emmanuel Pahud)法國號家:斯特芬‧多爾(Stefan Dohr),團隊如:柏林愛樂Divertimento重奏團、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Konzertvereinigung Wiener Staatsopernchor)、新加坡交響樂團等。
樂團在前任藝術顧問水藍先生帶領下,奠定良好基礎;民國103年8月起由簡文彬先生接任本團藝術顧問。長期以來,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向舊傳統取經,與新時代接軌,期以「精進技藝、傳統創新、教育扎根、美學推廣」為己任,期待「精緻」與「和眾」並重,「經典」與「創意」均足,以提昇全民音樂生活,達到社會和諧美好的目標。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NTSO專題音樂會【團慶系列】德意志之夜
交響如詩,管弦如歌,德意志浪漫之夜,感受從黑暗到光明的震撼與滿足
 「人生是走向死亡的前奏曲」一曲道出李斯特人生觀,交響詩《前奏曲》改編自詩人拉馬丁的詩作,文學劇作化為交響詩篇,作品富於詩意的舒曼,在他的《大提琴協奏曲》中,摒棄形式造就內容的概念,讓大提琴表達出深深的愛戀。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四個急促的動機音型,建構偉大的樂曲,猶如超越黑暗苦難迎向光明的詩篇。旅美臺籍新生代大提琴家陳南呈、指揮家邱君強將帶領您一同體驗經典,享受德意志之夜。

演出曲目

 
李斯特:前奏曲
F. Liszt: Les Preludes S.97
舒曼:大提琴協奏曲
R. Schumann: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29
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
L. v.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67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創立於民國34年,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成立之初,先後隸屬於臺灣省警備司令部、臺灣省藝術建設協會、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及文化處等單位。民國88年7月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更名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民國101年5月改隸文化部。 團址座落於臺中霧峰,有專屬音樂廳、大小排練室,是擁有完整軟硬體的全方位音樂團體。
在臺灣古典音樂的發展過程中,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關鍵性角色。自創團以來,邀請國內外優秀音樂家參與演出,開啟國人欣賞古典音樂的風氣;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樂團致力扎根教育,全方位培育古典音樂教師種子,對於古典音樂的普及,居功厥偉。雖幾經更迭,樂團持續以國家級演奏團隊為其定位,以擴大國內古典音樂美學視野,提昇臺灣古典音樂演奏與欣賞水準為目標,並期許推動創新,深化並轉化,進而躍上國際舞台,建立樂團的品牌地位。
六十餘年來,在歷任團長:蔡繼琨、王錫奇、戴粹倫、史惟亮、鄧漢錦、陳澄雄、蘇忠、柯基良、劉玄詠、林正儀、張書豹的奠基與創新下,及現任團長黃素貞的推展,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累積豐富的演奏經驗,受邀與本團合作演出的國際團隊及音樂家不計其數,指揮家如:克里斯托弗‧霍格伍德(Christopher Hogwood)、里昂‧弗萊雪(Leon Fleisher)、歐可‧卡穆(Okko Kamu)、克勞斯‧彼得.弗洛( Claus Peter Flor)、約翰‧尼爾森(John Nelson)、安德魯‧李頓(Andrew Litton) 陳美安(Mei-Ann Chen)、張大勝、陳秋盛、陳澄雄、亨利‧梅哲(Henry Mazer)、羅徹特(Michel Rochat )、芬奈爾(Frederick Fennell)、瓦薩里(Tamás Vásáry)、水藍(Lan Shui)、簡文彬;演奏家如:鋼琴家傅聰、陳必先、陳毓襄、雅布隆絲卡雅(Oxana Yablonskaya)、波哥雷李奇(Ivo Pogorelich)、鄧泰山(Dang Thai Son)、小曾根真(Makoto Ozone)白健宇(Kun Woo Paik)貝瑞‧道格拉斯( Barry Douglas)、讓.依夫斯‧提鮑德( Jean-Yves Thibaudet)、布利斯‧貝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史蒂芬‧賀夫(Stephen Hough) 安琪拉●赫維特(Angela Hewitt);小提琴家胡乃元、曾耿元、林昭亮、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張莎拉(Sarah Chang)、夏漢(Gil Shaham)、安‧蘇菲‧慕特(Ann-Sophie Mutter) 朱利安‧拉赫林(Julian Rachlin)、陳銳(Ray Chen) 小提琴:基頓‧克萊曼(Gidon Kremer);中提琴家今井信子(Nobuko Imai) 馬克西姆‧瑞沙諾夫(Maxim Rysanov);大提琴家楊文信、依瑟利斯(Steven Isserlis)、顧德曼(Natalia Gutman)、麥斯基(Mischa Maisky) 大提琴:鄭明和(Myung-Wha Chung) 王健( Jian Wang)林恩‧哈瑞爾(Lynn Harrell);雙簧管家麥爾(Albrecht Mayer);長號家林伯格(Christian Lindberg);長笛家阿朵里安(Andras Adorjan)、帕胡德(Emmanuel Pahud)法國號家:斯特芬‧多爾(Stefan Dohr),團隊如:柏林愛樂Divertimento重奏團、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Konzertvereinigung Wiener Staatsopernchor)、新加坡交響樂團等。
樂團在前任藝術顧問水藍先生帶領下,奠定良好基礎;民國103年8月起由簡文彬先生接任本團藝術顧問。長期以來,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向舊傳統取經,與新時代接軌,期以「精進技藝、傳統創新、教育扎根、美學推廣」為己任,期待「精緻」與「和眾」並重,「經典」與「創意」均足,以提昇全民音樂生活,達到社會和諧美好的目標。